药草:柴胡

来源:西部文化网


柴胡,别名地熏、山菜、菇草、柴草,性味苦、微寒,归肝、胆经。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泥沙,干燥。

药用功能主治:柴胡是常药用解表。有和解表里,疏肝升阳之功效。用于感冒发热、寒热往来、疟疾、肝郁气滞、胸肋胀痛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、月经不调。


柴胡2.jpg


食用方法:

①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即是由柴胡12克、龙骨黄芩、生姜、铅丹、人参、桂枝(去皮)、 茯苓各4.5克、半夏6克(洗)、大黄6克(切)、牡蛎4.5克(熬)、大枣(擘)6枚组成。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《伤寒论》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,一身尽重,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

②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柴胡、桂枝、干姜等制成,味辛、微苦。《伤寒论》中描述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。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。”

③柴胡桂枝汤是由桂枝(去皮)4.5克 黄芩4.5克 人参4.5克 甘草3克(炙) 半夏7.5克 芍药4.5克 大枣6枚(擘) 生姜4.5克 柴胡12克制作而成,上药九味,用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温服100毫升。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支节烦痛,微呕,心下支结,神经官能症,更年期综合征,表证未解者。柴胡桂枝汤主之。”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